(通讯员罗燃 )“多亏了法院的同志,要不然我们一家人都要‘居无定所’了”。近日,张某激动地握着承办法官的双手说道。回想起当初举步维艰的时候,张某仍旧心有余悸。该案系一起某银行与被执行人借款合同纠纷案件,办案过程中执行团队因案施策、刚柔并济,巧妙化解了双方矛盾的同时,更避免了因强制拍卖给被执行人家庭带来“二次伤害”,生动诠释了司法力度与温度并重的理念。
在该案立案执行之初,执行团队通过审阅判决书查明了被执行人张某曾于2019年与银行产生借贷合同关系,承诺于2022年还本付息,但到期却并未履行合同确定的还款义务。基于此事实,执行团队通过网络查询、冻结、查封等执行措施首先查封了被执行人名下一套住房,同时查明该房屋并没有设立抵押权等其他权利负担,符合司法拍卖处置条件。
在对房产采取查封措施后,承办法官及时将该房屋的基本情况反馈给了申请银行。在收到银行希望拍卖被执行人财产的申请后,承办法官随即带领执行团队与被执行人进行联系,将相关执行程序及流程告知被执行人,并督促其积极配合履行法院生效义务。但被执行人在收到执行法官电话后,表示目前自己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并将其正在开出租车挣钱讨生活的困境告诉了法官,表示被查封的房屋是其唯一住房。
本着善意执行、文明执行的理念,执行法官多次到被执行人家中进行现场调查。在了解到被执行人的实际情况确实与其所描述相符后,执行法官也明白了被执行人目前的处境。办案团队随即主动搭建沟通桥梁,一方面向被执行人释明“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一方面也向银行讲明被执行人目前的经济状况,以争取银行方面的理解。最终双方成功达成和解,被执行人也同意先偿还部分债务而后再通过长期履行的方式履行还款义务。
该起执行案件的办理过程不仅通过查封房产等强制手段对被执行人形成法律震慑,同时又综合考量兼顾被执行人家庭实际困难,避免因简单机械“照章拍卖”而引发进一步的社会矛盾,既维护了司法权威,又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司法既要有力度,亦需温度。通过执行和解机制,江油法院在依法保障胜诉权益的同时,传递了“善意文明执行”的工作理念。未来,江油法院将继续以创新思维破解执行难题,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