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维权网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球 | 时政新闻 | 法制在线 | 质量监督 | 美食 | 史海钩沉 | 图片报道 | 考试 | 维权天地 | 书画 | 公益 | 案例分析
法律法规 | 文教卫生 | 反腐行动 | 民俗 | 经济与法 | 旅游 | 副刊 | 社会万象 | 律师公证 | 焦点透视 | 工交农贸 | 法学教育 | 关于我们 | 公告
新闻资讯 | 反腐行动 | 法律法规 | 舆情检测新闻资讯 | 反腐行动 | 法律法规
反腐倡廉心得体会 关于合同法的几个问题 工信部天价微博 反贪局长被殴打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工交农贸 >> 内容

“家门口”审的“牛官司”

时间:2025-11-24 21:41:32 点击:

  核心提示:村委会的院坝里,一张长桌,几把圆凳,搭建成了一个临时的法庭。“现在开庭!”清脆的法槌声响起,一场别开生面的庭审在乡里乡亲的见证下正式开审。11月11日,四川省江油法院双河法庭将巡回法庭搬到了村委会,对一起僵持两年的八旬老人黄牛买卖纠纷展开现场审理,将司法服务直接送到群众“家门口”,用暖心调解化解积怨...

村委会的院坝里,一张长桌,几把圆凳,搭建成了一个临时的法庭。

“现在开庭!”

清脆的法槌声响起,一场别开生面的庭审在乡里乡亲的见证下正式开审。1111日,四川省江油法院双河法庭将巡回法庭搬到了村委会,对一起僵持两年的八旬老人黄牛买卖纠纷展开现场审理,将司法服务直接送到群众“家门口”,用暖心调解化解积怨,让司法温度浸润乡土,成功促成双方当庭握手言和。

一纸“拉钩”约定,两年邻里心结

案件的两位当事人原告吴大爷与被告陈大爷,都是年过八旬的同村老友,相识数十载情谊深厚。202310月,陈大爷登门向吴大爷求购黄牛,一番口头协商后,吴大爷将一大一小两头黄牛交付给陈大爷,陈大爷当场支付了7000元。本是老友间的信任交易,却因未立书面字据,埋下了矛盾的种子。

随着后续牛价下跌,双方对先前交易金额各执一词:吴大爷称当初两人约定好了的两头牛总价15000元,自己当时基于双方彼此熟识的考虑,同意了陈大爷先行支付7000元,剩余8000元待陈大爷存款到期后再支付;而陈大爷则辩称自己本就只想买一头大牛,是吴大爷单方面坚持“捆绑销售”,7000元已是全部价款,若要追加付款便需吴大爷把小牛拉回去并支付两年来的养殖费。昔日老友反目成仇,两年来历经村委会、政府组织的多次调解仍僵持不下,矛盾越积越深,最终吴大爷一纸诉状将老伙计告上法庭。

法庭“下沉”乡间里,司法为民暖人心

双河法庭受理该案件后,承办法官刘鑫了解到两位老人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且纠纷源于乡土人情,若单纯庭审判决可能进一步激化矛盾。“司法服务不能让群众跑,要主动向群众靠。”为了最大限度方便当事人诉讼,真正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承办法官决定启动巡回审判程序,带领法官助理、司法警察组成办案团队,把法庭“搬”进了村委会——法官与当事人、乡邻围坐一堂,一场特殊的“田间庭审”就此拉开序幕。

情理交融解纠纷,老友握手再续情

“大爷,心里有啥委屈尽管说,我们听您慢慢道来。”并未急于进入举证质证环节,承办法官先是以拉家常的方式,耐心倾听两位老人积压两年的心声。看着两位老人激动地诉说各自的难处与委屈,法官敏锐地意识到:解决这笔“糊涂账”的关键不在于先精准计算得失与否,更应修补双方濒临破裂的同乡情谊。

“解铃还须系铃人,修复情谊才是根本。”法官随即采用“背对背”“点对点”调解法,分别与两位老人促膝长谈。她先单独劝解吴大爷道:“老哥俩几十年的感情,比一头牛、一笔账珍贵多了,真要是闹得老死不相往来,多可惜啊!” 随后转向陈大爷,法官情理兼顾:“当年的牛价大家有目共睹,吴大爷也是信任您才没立字据,今天把话说透、把事了结,以后还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老乡亲。”

入情入理的劝说如春风化雨,渐渐融化了两位老人心中的坚冰。见双方态度逐渐软化,法官趁热打铁,提出了兼顾双方利益的折中调解方案。最终,在乡邻们的见证下,两位大爷当场握手言和,自愿达成调解协议,陈大爷同意当庭向吴大爷支付款项,此事终于划上圆满句号。

从“牛官司”看法启示,伴你规避风险

口头约定有风险,书面凭证是保障:民间借贷、买卖交易等民事行为中,口头协议虽具备法律效力,但举证难度大,易因记忆偏差、行情变化引发纠纷。建议大家在交易时,无论关系亲疏,都应签订书面合同,明确标的、价款、支付方式、履行期限等关键信息,必要时留存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佐证,避免后续因“口说无凭”造成维权困境。

乡土矛盾巧化解,情理法融合是关键:邻里、亲友间的纠纷往往掺杂情感因素,单纯追求“非黑即白”的裁判结果不利于纾解矛盾。大家在遇到类似纠纷时,应秉持“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包容心态,兼顾法理与情理,避免小矛盾升级为大积怨。

诚信是立身之本,友善是处世之道:两位老人数十年的情谊因“糊涂账”险些破裂,最终靠诚信沟通、相互体谅重归于好。市场经济既是法治经济,也是诚信经济,大家在生活中更应坚守诚信原则,尊重契约精神,遇到分歧时多换位思考,以友善包容化解隔阂,共同维护和谐的法治社会秩序。

作者:江油法院通讯员罗燃 来源:编辑郇庆成
  • 上一篇:农时贵如金 和解暖人心
  • 下一篇:没有了
  • 发表评论
    • 大名:
    • 内容:
    评论列表
    本类推荐
    • 没有
  • 关于我们 | 网站介绍 | 法律顾问 | 联系我们
  • 法制维权网(www.zgfzwq.cn)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吉庆天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电话:010-86271998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内花园胡同3号 邮编:100009

    版权归北京吉庆天成科技有限公司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3025590号-1 投稿邮箱:zgfzwq_cn@163.com